Appearance
年度回顾
by 文燕
2024年度回顾
回顾2024的A股,最惊心动魄的莫过于1月份的连续踩踏式下跌、以及最激动人心的9月24日行情启动。
相信在刚进入2024年时没有人会觉得2024会继续大跌,毕竟市场已经经历了2022和2023年持续低迷,但市场的不确定性就是当你觉得不可能时就会变成现实,因此开年1月的市场就有些血腥。还好急跌就会有伴有反弹,2-4月市场在反弹中让大家逐渐恢复信心。可惜的是信心还没有恢复,5月-9月中旬的阴跌更让人难受,8月底到9月中旬可以说是信心最低迷的时候。行情也往往是在极致低迷时产生,9月24日政治局会议为起始点,快速拉升一波逼空行情,所有指数也在这段时间收复本年下跌转为盈利状态,也奠定了全年收益的基础。之后10月8月到12月底行情更多是震荡调整寻求方向。
投资路上,最大的确定就是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个逻辑又在2024年再次证明。因此在给客户投资建议时,站在不确定性的交易,我更推荐资产配置的方式进行投资,不同资产类型(股票、债券、商品等)、不同地点(国内、海外)、不同策略(主观、量化等)进行不同的配置,从而达到降低波动、提升收益的目的。
展望2025年,我们的观点是挑战和机遇兼具的一年, 应对外险、内有强援。美国大选是未来四年宏观主线的触发事件,特朗普胜选并不意外,意外的是其获得了一场“红潮完胜”,这导致未来4年美国的宏观政策将极具未知性。海外流动性,“特朗普经济学”开始实施后,美元指数与美债利率是否会再次突破上行,也是2025年全球风险资产最大的不确定性。
面对海外的冲击,国内政策会继续发力。自9.26以来,政策的战略思路已经非常清晰:兜底资产负债表→改善现金流量表→优化利润表。目前第一阶段的政策已经落地(兜底),而第二阶段的政策(改善)预计将在2025年提上日程,2025年中国内需能否扭转颓势,核心在财政政策的力度、节奏与方向。但财政政策态度非常积极但并非一蹴而就,面对内忧与外险,财政发力可能会遵循“积极式”预期管理、“应对式”战术节奏,呈现“脉冲式”表现特征。
落实到我们个人投资,股票、债券、商品仍是我们投资的三大资产类别。
股票市场目前估值仍偏低,且如果我们财政政策预期管理得当,预计会促进股票市场筑底回升,进一步提升股票市场的吸引力,因此从股、债、商三个的性价比来说,股票更具性价比。
但债券的确定性更好,波动更小,2024年也是债券的大年,很多债券基金取得了6%、7%的收益,在利率下行趋势中债券基金仍具配置价值。债券的风险主要在于如果股票市场快速拉升时会吸引资金影响债券市场流动性,届时关注债券波动情况。
商品的投资,主要是以黄金为主,虽然黄金这两年一直在上涨,但11月中国央行重启买入,逆全球化趋势下,黄金的避险需求仍可做适当配置,建议比例5%左右。其他商品参与难度较高,可考虑用CTA策略参与。
2025年,目标仍是陪伴朋友们做好资产配置、穿越经济周期。最后祝朋友们投资顺利,生活幸福,财源滚滚[發][红包][烟花]
2023年度回顾
2023最后一个工作日,A股终于在年度的最后两天硬气了一把,以两根红线收官2023。犹记得22年底已觉得是投资经历上极困难的一年,但23年我们都体会到了更难。
第一个更难:我们好像没有疫情这个借口了。22年的难我们还可以期盼着疫情放开就好了,23年疫情放开,期盼中的消费复苏并没有来。疫情去年11月放开,12月全国大规模进入羊的状态,1月大家出行涌动,不是说消费没有复苏,而是复苏的时间有些短,而经过疫情三年收入的消耗、因为房价的下跌、因为对于未来收入下降的预期,人们都不约而同的降低了消费,从而导致消费复苏缓慢。房地产长时间的低迷,国内货币政策传导最好的房地产行业失效,且影响了上下游多个行业、更影响了持有房产的人们对于资产增值的信心,从而降低了消费需求。同时中美关系和美国国内的通胀和加息,导致出口下滑,外资流出。
第二个更难:上证指数下跌幅度不大,但我持有的基金怎么就跌了20%那么多呢?2023年最难过的莫过于在此:上证指数下跌-3.7%、上证50沪深300均下跌11%。当市场没有增量资金甚至资金净流出时,上证50沪深300这些大盘蓝筹股不断下挫,而小盘股、微盘股交投活跃仍有不错的收益。同时大多采用量化交易的基金,因持仓分散、计算机模型优势今年仍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还有债券基金、中性对冲基金、CTA基金、黄金基金今年收益都不错。
展望2024宏观经济,核心矛盾可能仍是海外流动性和国内稳增长的矛盾。 展望海外:美国经济动能边际放缓、陷入衰退的概率较低,美联储可能预防式降息。欧洲经济底部企稳,预计最早降息。海外库存回补与全球制造业周期回暖,外需有望恢复。 展望国内:地产销售下降幅度有望缩窄但投资下行幅度需观察。基建取决于增量财政力度。消费因居民收入和就业预期未稳,社会零售总额预计在近年中枢水平。
经济仍面临较大困难,但投资仍相信周期的力量。回顾近15年,2022-2023是A股戴维斯双杀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从长期看,市场总体估值水平的周期性远大于趋势性,我们更应该期待的是,接下来是否会有明显的估值扩张行情。2024年,我们可以更乐观的预期:(1)A股:估值中性偏低、估值小幅抬升,年度总收益乐观。(2)港股:海外流动性边际宽松,盈利预期底部企稳,反弹弹性较大。(3)美股:全年有望获得正收益,但涨幅可能低于23年。
展望2024年,希望大家投资顺顺利利,评估好自己的风险承受水平,做好稳健类资产和进取型资产投资比例分配,用保险、存款、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中性基金等工具打好稳健资产配置基础,也能借助股票基金、股权基金等权益类工具博取更高的收益。
2024,我们会更好![發][發]
2022年度回顾
2022最后一个交易日已过去,回顾过去,我们经历了投资上极困难的一年,上证综指-15%,深证成指-26%,创业板-29%(主要指数涨跌详见附表)
这一年,我们一起经历了预期的欧美通胀、美国的快速大幅加息、持续的俄乌战争、疫情超预期的反复、经济数据疲软等等,尤其是在4月份因战争、上海疫情带来的绝望情绪,砸出今年的第一个底。但绝望也意味着机会的诞生,随后5-6月迎来了一波反弹,尤其6月中下旬每次都想着跌一点跌一点我就加仓,但市场就是不跌反而快速上涨。之后反弹结束7月进入震荡期,随着二十大的到来政策进入真空期,而当10月末选举落幕、外资恐慌性抛售,再一次绝望的时刻砸出了今年第二个底,之后11月再次反弹。
A股的涨涨跌跌,在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经历了很多,一直保持着虽有波动、但总体螺旋上升的趋势,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的信念和理由。2022年说很艰难,是因为过去这一年,曾让人几度怀疑这次下跌是不是跟以往的下跌,战争、疫情。。过往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都没有出现过。但市场也给了我们答案,每次不一样其实也一样,每一次的危机不一样但因为各种危机导致的下跌后,我们依旧能走出危机、市场依然会向上的规律是一样的,绝望之处机会在默默发芽。
展望2023,投资更是充满希望。虽然目前疫情完全放开后,或身边人或自己成为小阳人,厦门乃至全国的街道上人也空了,对经济的担忧又出现了,但看看北京提前疫情散开的城市,本周大部分人已恢复上班,道路拥堵、吃饭排队又出现了。因此相信未来几周后,我们也会重回热闹的街市、聚餐交流、甚至旅游也会放开,2023充满希望。另外、美联储加息放缓、房地产三支剑出台甚至还有第四支剑的措施出来,等等我们担心的制约经济发展和市场向上的因素都在改善。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又在眼前,明年两会定在3月初,期盼明年开个好头,2023,投资顺顺利利!
最后,想表达我的感谢,工作过程中,很幸运有你的支持和包容。今几只产品业绩未能带来好的收益,但多年跟踪的投顾,对他们的投研能力的信心仍在,相信他们净值修复的能力。预祝2023,我们收获更多、一起变更好。
2021年度回顾
2021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我们经历了极度分化的一年,市场各大指数表现分化严重: 1️⃣上证综指+4.8%,深证成指+2.67%,创业板指+12.02%; 2️⃣代表大盘股的上证50、沪深300分别下跌-10.06%、-5.20%; 3️⃣以中小盘股为代表的中证500、中证1000分别上涨+15.58%、+20.52%; 4️⃣香港市场因为互联网反垄断、教育行业政策巨变等影响,恒生指数下跌-14.08%,以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中概股为代表的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2.7%;
在这极度分化行情下,以中证500指数为主的量化投顾在今年基本取得不错的业绩。但遗憾的是,多数的以价值投资的股票多头投顾今年并不友好,全年业绩出现下跌或微涨。不过欣喜的是,4季度传统多头投顾业绩逐步企稳,部分低估值的股票出现补涨现象。
展望2022,相信是一个对资本市场更加友好的年份。中央经济会议表示明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因此政策面上,“政策底”逐步显现,货币政策“以我为主”,财政政策精准发力。流动性上,宽松预期加码,甚至可能会有春季躁动行情呈现。盈利水平上,从上游向下游行业传导,制造业、消费盈利上行,同时关注双碳政策下产业链的高景气度的延续。综合来看,对于2022年,我并不悲观,可能仍是结构性行情,但市场风格变幻,今年表现不佳的股票多头投顾,明年也许会有好的表现。而且从更长时间周期来看,未来10年资本市场一定是我们投资理财最重要的配置市场,希望在未来充满希望的资本市场中,我能一直陪伴。
最后,真的非常感谢李哥在过去一年对我的支持,尤其是下半年我转岗外勤后,刚转外勤的我很多也都在学习阶段,很幸运有你的支持和包容,今年市场不给力投资的几个投顾业绩不佳,未能给李哥带来好的收益,我是深感压力的。但这几个投顾又是我从15年一直跟踪到现在的投顾,多年的跟踪也让我深信他们净值修复的能力,未来赚钱的信心仍在。未来一年我也会加油努力,希望能为你的资产做好更全面的规划[加油][加油]